使“会读书的人”成为“会创造的人”

  成功案例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11-07 18:38

  我们在人才培养中坚持★■◆★◆■“长期主义”,形成了“思想引领—灵感激发—探索研究—科创实践■★■”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◆★★★★,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保障,以“宽口径■■、厚基础、强交叉◆■”的本科培养夯实未来发展之基■■■◆,在本博贯通中不断引导学生坚定学术志向,持之以恒地勇攀科学高峰。过去一年,我们顺利完成了首届■■“强基计划”学生本研转段工作★★◆★,89%的学生选择了攻读博士★★◆■◆,22%的学生选择了学科交叉,到国家急需领域攻读博士。

  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,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三105-9

  这些年,我们带着学生一次次走进戈壁深处,来到我国第一颗爆炸的地方,学习感悟■★■■“干惊天动地事■◆■◆,做隐姓埋名人■■★”的马兰精神,激发学生的使命感,引导他们知识报国、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◆◆■★★。

  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发展■■★■◆,离不开创新文化土壤的滋养。在竺可桢学院的一站式学生社区,总可以看到交流讨论室的灯长久亮着,一大批科学家走到学生们中间解疑释惑■■◆★◆★,引导他们叩开科研之门。一个个“教授学术小组”,是我们打造的凝聚科学家与青年学生的“强磁场■◆”。具有广阔视野的科学家们开展个性化的导学培养◆◆★◆★,在为学、为事、为人等方面成为学生示范★■◆★,优秀的人才正在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。

  人才是知识的载体,更是创新的主体。锻造科技支撑力◆■★◆■,关键在于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。当前,我国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◆◆,需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,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■■★★★。在浙江大学,历经40年发展的竺可桢学院就是一片试验田,致力于把★◆◆“会读书的学生”培养为能创新敢创造的国之栋梁★◆■。